7月7日,南寧局黨委在玉林鐵路俱樂部舉辦玉湛梧地區(qū)巡回黨課,當一位身材矮孝30多歲的年輕漢子走上臺前,介紹他不忘入黨初心、立足防洪崗位、發(fā)揮黨員作用的出色工作時,場下報以熱烈的掌聲。他就是玉林工務段路橋科科長、共產黨員龍庭該。

堅守黨員的風格:有苦不言苦

干防洪工作苦,特別是干工務防洪工作更苦。工務人都知道,天氣一變化,一刮大風下大雨,心里就緊張就牽掛。下大雨別人都是急忙趕回家里躲雨,而工務人則要冒著雷鳴電閃、大風大雨上線巡查,淋雨、濕身、感冒是常有的事。從2008年8月起,龍庭該已經在這個防洪崗位上默默工作了6年。6年來,無論工作多苦,他都頑強地堅持著,從未為這“苦”抱怨,因為他經常說:“啥時候都想到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

有朋友問他,防洪工作麻煩辛苦,責任重大,換個崗位吧。每當遇到這些善意的勸導,他都一笑了之。“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在黨旗下的莊嚴宣誓情景常常閃現(xiàn)腦海,激勵著他在防洪工作崗位上堅守著、拼搏著。2008年6月,一場持續(xù)數(shù)日的強降雨襲擊了黎湛線,他當時包保陸川線路車間,一連數(shù)日和職工一道冒雨出巡檢查,白天出巡,晚上也出巡,衣服濕了干,干了濕。在一次凌晨2時的帶隊出巡檢查中,他帶領2位職工出巡檢查時,發(fā)現(xiàn)路塹邊坡上有一顆大樹被風雨吹歪斜,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可能倒向線路。這棵樹長在10多米高的斜坡上,當時的路塹未設有檢查步梯,要上去砍樹,就得從路塹底往上爬才能到達樹根前。看著這又高又陡的斜坡,兩位職工有些猶豫。這時他說“我先上”。在職工的電筒光照射下,他用手抓住斜坡上的茅草、小樹條,一步步地向上攀登。由于腳底泥土濕滑,他整個人一骨碌地溜了下來!耙,等雨停了,下一批出巡人員來再砍吧”,看著這坡這么難爬,兩位職工建議道。他說不行,必須把這個隱患及時清除掉。于是,他又抓著小樹條向上爬去,結果又滑了下來,反復滑了三四次,兩位職工也不氣餒,打著電筒,沿著他踩出的路,跟著向上爬。他們終于爬到了危樹根底,用攜帶的砍刀將這棵危樹處理掉,消除了隱患,可是每個人全身都濕透了,也變成了一個泥人。

展示黨員的風采:有累不喊累

2008年以來,防洪工作擺在了安全重中之重的位置。他白天要下現(xiàn)場檢查指導,晚上要加班整理各類資料,還要完成自身的量化任務指標,但他從不喊累,因為他啥時候都想到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每次降雨前,他都及時發(fā)布預警信息,及時組織車間、工區(qū)職工冒雨出巡檢查,處理病害;每次強降雨過后,他都堅持和同事們深入連續(xù)降雨量達到100mm以上的防洪重點區(qū)間,翻山越嶺,上山下河,鉆涵洞、進隧道、跨深谷,一條條水溝、一座座路塹、一段段路堤地細查,及時發(fā)現(xiàn)和對各車間上報的各種大小水害的重點核查,安排妥善處理。幾天下來,人累得像散了架似的,但他仍然感到“累并快樂著1他想,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是黨員就要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這份責任在關鍵時候、最累的時候得以體現(xiàn),他感到自豪和快樂。

臺風是鐵路安全的“天敵”,每次臺風來臨,他都緊繃神經,全力以赴。特別是2013年的“尤特”、2014年的“威馬遜”、2015年的“彩虹”臺風襲擊,更使他徹夜難眠。臺風來臨他要到防洪辦值班,臺風中,時刻關注臺風動向。在抗擊臺風的日子里,遇到在開通、水害處理等關鍵時刻,就得連續(xù)工作,有時兩天一夜也沒能合上眼,實在太困了,就趴在辦公桌上迷一下眼;臺風后,他主動上手組織協(xié)調收集各種水害損毀情況,為上級提報災害情況提供依據。8年多來全段未發(fā)生一起防洪水害責任事故,在這么多的日夜辛勞中,他盡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累并快樂著1

弘揚黨員的精神:有難不怕難

管理也是生產力。防洪工作重在管理,著眼預防。針對段管轄范圍長、管理跨度大、橋隧路塹多、防洪風險高壓力大難度大的情況,他發(fā)揚共產黨員不怕困難、戰(zhàn)勝困難和“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思想作風,開足馬力工作。在2014年段接管了南廣高鐵線路后,結合路局四個高鐵防洪管理辦法,制定了玉林工務段高鐵防洪實施辦法,又馬不停蹄地組織職工進行集中學習、培訓,并到南廣線對異物侵限報警系統(tǒng)實地進行反復演練實作培訓。為對普鐵線路防洪設備做到了如指掌,一方面他利用業(yè)余時間反復觀看琢磨汛前拍攝的線路視頻,另一方面對每個防洪重點設備及排水情況,深入現(xiàn)場對設備進行核對和風險評判。為加深對新設備的熟悉度,期間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建立了路橋基礎臺賬、重點設備相片及卡片、柵欄門交通路徑圖等防洪基礎的龐大數(shù)據庫。這些工作,他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時間和汗水,也犧牲了許多休息時間。

其實,他也有自己的家庭、妻子和孩子,他說他深深地愛著她們。但是,他還不是一個稱職的兒子、丈夫和父親,他欠她們的實在太多太多。他家原在湛江,2009年兒子出生時他只在家陪妻子不到5天時間,在2009年至2011年防洪建章建制時期和防洪主汛期,他一個月才能回家看小孩一次,但時常會因有防洪任務需半路趕回玉林而未能如愿。盡管這樣,他非常感謝家人對其工作的默默支持與理解,在防洪崗位上無怨無悔。他多次被評為玉林工務段、南寧局防洪先進標兵、先進生產(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黨員。(譚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