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希祥

圖一為繆福根正在練習書法。

圖二、三為繆福根的書法作品。

繆福根,男,1956年生,南京人,現(xiàn)為上海鐵路局《上鐵論壇》雜志編輯部主任,中國硬筆書法協(xié)會會員、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協(xié)會理事、中國書畫院高級院士、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鐵路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來自父親的啟蒙

談起書法,繆福根首先感激的是自己的父親。繆福根的家鄉(xiāng)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每家每戶的桌椅、扁擔、水桶等家什、農(nóng)具上都會有用毛筆恭恭敬敬寫上 “張某記” “李某記”等字樣?娂 “財產(chǎn)”上的字樣都是繆福根父親寫的。父親早年讀過幾年私塾,毛筆字頗有功底,那些寫在扁擔、籮筐、飯桌、板凳上的工整有力、美觀大方的毛筆字,給了繆福根最早的書法啟蒙。

受父親影響,繆福根上學后便對毛筆字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上小學二、三年級時,學校開設大字描紅課,每堂課,繆福根總是一筆一畫寫得極其認真,當自己寫的字受到老師表揚,他總會高興半天。

1973年1月,繆福根高中畢業(yè)后回家務農(nóng)。一個陰雨天,父親不知從何處弄來一塊半米見方的青磚,花了半天工夫在上面打鑿了一個個米字格,要求繆福根每天蘸水在上面練字。

在書法門外尋路

1976年,十年動亂結(jié)束,繆福根的人生也出現(xiàn)轉(zhuǎn)機。他在蘇州鐵路司機學校完成學業(yè),被分配到上海鐵路局南京東機務段,當了一名修火車的鉗工。

南京東機務段地處南京東郊,那年頭交通不便,進城只能乘坐僅有的幾趟鐵路通勤車。那時的業(yè)余文化生活也乏善可陳,職工們想看一場電影得趕到地處南京城西的鐵路會堂,花在路上的時間來回就得半天。為豐富青年職工的業(yè)余生活,單位團委開辦了多個興趣小組,文學、棋類、書畫……繆福根選擇了書法班。

一個周末,繆福根進城買了一本學生用的大楷字帖,其后,得空便埋頭苦練。 “你這樣練字不行,永遠上不了檔次,要從臨摹碑帖開始,循序漸進!眴挝还晃活H通書法的同事,毫不客氣地對繆福根加以 “棒喝”。通過這件事,繆福根第一次知道:書法有道——臨摹碑帖,書法也不等同毛筆字,而是一方廣闊的藝術天空。

與大師們的因緣際會

上世紀80年代初,隨著南京市書法家協(xié)會的成立,南京城里興起了一股書法學習熱。在這股熱潮下,南京市首個書法培訓班應運而生,其任課老師,不少是如今享譽書壇的大師級人物。繆福根有幸成為這個培訓班的首批學員。

在培訓班上,繆福根第一次全面系統(tǒng)地學習了有關書法的專業(yè)知識。面對書法流派、書法名家、運筆結(jié)字、章法布局等諸多自己從未接觸過的新知識,繆福根就如 “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

令所有學員沒想到的是,當時已81歲高齡、有當代 “草圣”之稱的書法大師林散之竟不時親臨課堂傳授書藝。林大師的講課形式別具一格,他讓每位學員把自己在學習書法中遇到的問題寫成紙條傳給他,然后他像解字謎一樣逐一給大家講解。當心中盤桓已久的疑惑得到大師的解答時,繆福根激動萬分。

尉天池、黃?、章炳文等書法大家也都先后走進課堂,分別講授各種書體技法、作品賞析等內(nèi)容。在得到大師們的指點后,繆福根身上那藏封已久的書法天分迅速得到開掘與激發(fā),書藝突飛猛進。

漸漸地,繆福根的書法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作為單位的優(yōu)秀青年,繆福根被調(diào)入原南京鐵路分局組織部工作。

領獎臺下的頓悟

1984年至1987年間,繆福根在鐵道部黨校政治理論班學習,課余時間常抽空練字。一日,輔導員告訴繆福根,鐵道部機關舉辦硬筆書法比賽,鼓勵他參加。禁不住輔導員的一再動員,繆福根便用楷書寫了一幅唐朝王維的 《山居秋暝》,沒想時隔不久,黨校門口貼出大喜報——學員繆福根獲鐵道部機關硬筆書法比賽一等獎。這件事著實讓繆福根喜出望外,同時令其自信倍增。

此后,繆福根鼓起勇氣,抱著學習、磨煉的心態(tài),大膽參加各類賽事。

1987年1月7日,江蘇省硬筆書法協(xié)會成立,同年4月,舉辦了江蘇省首屆“天文獎”硬筆書法大賽,繆福根獲三等獎。1988年,繆福根參加南京市首屆“雨花杯”硬筆書法大賽,獲二等獎。1989年,繆福根參加 “大連杯”海內(nèi)外硬筆書法大賽,獲二等獎。1990年,繆福根參加在湖南長沙舉辦的中國硬筆書法大賽,獲一等獎……

獲獎次數(shù)多了,繆福根不但沒有沾沾自喜,反而陷入沉思:我的作品真的比別人好嗎?在一次獲獎作品展中,繆福根遇到一名評委,虛心求教,那位評委告訴他: “你的書法得以勝出是因為路子走得正,書風中和端莊,功底純厚。”

評委的話,不僅讓繆福根了解了書法亙古不變的基本審美取向,而且還體察到:碑為骨為魂,帖為法為韻,習字得臨帖,臨帖就得臨大家和法帖。

自2011年起,繆福根開始專學二王(王羲之、王獻之),主攻行草,并漸得“二王”神韻,逐步形成了 “典雅遒麗、飄逸靈動、雅俗共賞”的書風。

與書法一起變老

“人書俱老”是每位習書人追求的至高境界。從懵懂少年到今知天命,研習書法已成為繆福根的生活習慣,一日不寫,心生缺憾。

早年,繆福根的愛人對他幾乎忘我地練習書法還有些不理解,但近幾年,愛人退休后,受其影響,也愛上了書法,品嘗到了習書之樂。如今,在家各自練字,出門一道看展覽、品書藝,成為兩人的生活常態(tài)。

憑借不懈苦練,繆福根的書法不斷步入新境界。 “入帖不易,但堅持練一段時間就會有很大收獲”,這是繆福根主攻 “二王”書法以來的體會,僅 《懷仁集王書圣教序》他就臨寫了30多遍。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通過近兩年的書法研習,繆福根再次感到研習經(jīng)典碑帖、研究書法大家的裨益所在。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 《書譜》有言:“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平及,中則過之,后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繆福根堅信,只要初衷不改,興趣不移,恒心依舊,定能與書法一起慢慢變老。

本文圖片由許希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