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鐵路職工

畫家筆下的大路情——記大路山水畫家段緒江

2017-08-13 23:06:16來源:用戶投稿作者:董偉

第一次踏進職場,卻是從繪畫中開始了解企業(yè)的。

那是2015年的夏天,我剛從學校畢業(yè)就分配到中鐵二十三局集團六公司機關報到,在入職培訓時,我坐在第一排,一位部長在主席臺前排就座,恰好與我正對面,那個時候我連他叫啥都不知道,但我心里默默地在猜,他一定是搞文字工作的吧,而且還很文藝。果不其然,期間他一直時不時抬頭看我,每看一眼都會在筆記本上寫些什么。我頓時就心慌了,再想,我挺規(guī)矩的,沒做小動作,也沒干其他的,不認識他,也沒招惹他,他該不會對我有啥意見吧?正在我心里默默念叨的時候,他舉起了他的筆記本,翻過來對向我,本上赫然出現(xiàn)三張已經畫好了的頭像,我明明看到中間那個人就是我,另外兩人便是我左右兩個新生。我頓時就驚呆了,不由的產生敬佩之心,我也知道這叫素描,但是速度如此之快連續(xù)畫出三人,而且形象逼真,用的還是會議記錄的簽字筆,甚至一點涂改的痕跡都沒有,一氣呵成,惟妙惟肖。直到在隨后的專題培訓中,我才知道他叫段緒江,是公司黨委工作部部長,擅長繪畫、書法,愛好攝影,挺和藹、挺文藝的一個人。不,應該是藝術家吧。

入職培訓結束我就去了基層項目部,雖然見面的機會不多,但是由于平時工作的原因也跟他聯(lián)系不少,向他請教一些工作上的事兒,他也會細心的指導。后來互相添加了QQ、微信,時不時看到他推出一系列關于企業(yè)建設相關的藝術作品,包含高速公路、鐵路、橋梁、隧道等等,偶爾間在網上百度,以及看一些他的作品介紹,才得知他是重慶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也是中國鐵建大路美術家協(xié)會的國畫副秘書長,那個時候,我對大路畫展、大路畫派才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他常說:在我們這個行業(yè),每一位工程師都是藝術家,只是他們與我們表現(xiàn)藝術手法不同、展現(xiàn)的形式不同,筑路人打造的藝術品是建筑作品本身,是立體的,展示了充分的三度空間;是永恒的,是用心血和汗水澆灌的混凝土。而大路畫展,我們用手中的畫筆來再現(xiàn)他們的成果,把美麗灑向宣紙,是另一種藝術的表達,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的艱辛、他們的成就,這既是對大路建設者心靈的慰藉,也是大路藝術工作者的創(chuàng)作使命。

是啊,一位建筑行業(yè)的文化工作者,一位展現(xiàn)建筑藝術作品的大路山水畫家,段緒江始終堅持用藝術的語言,不斷表現(xiàn)筑路人的風采,反映筑路人的建設成就,他把深深的大路情懷藏在心底,卻實實在在地走在一條坦蕩的大路上,把大路人的生活描繪在宣紙上,一幅幅鮮活而生動的大路畫卷時常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段緒江每到一處工地,都要盡心觀察沿途的風景、風情,每到一處工地,都要和現(xiàn)場的施工人員嘮一嘮,把筑路者的風范和沿途的風景盡收眼底,正如古言“搜盡奇峰打草稿,胸中自有丘壑在”。

中鐵二十三局集團剛組建時,段緒江受中國鐵建大路畫展的委托,于2004年5月份聯(lián)系并落實了所有新成立局的美術力量,并于當年7月份通過《中國鐵道建筑報》專題刊登了大路新人的美術專版。

為積極參加以“青藏鐵路與中國鐵建”為主題的第十三屆大路畫展,2004年9月,段緒江在集團工會的組織下到達海拔4300米的青藏高原燕青唐古拉山,他和同伴一道,在高寒缺氧、沒有通信信號的鐵路施工沿線來回奔波,每天早出晚歸,堅持畫速寫,不到半個月,整個皮膚黑了一大圈,但隨后表現(xiàn)青藏鐵路建設的國畫山水卻洋溢在宣紙上,在不少的專業(yè)畫展上受到好評,他創(chuàng)作的《天塹通途》獲第十三屆大路畫展優(yōu)秀獎。

2010年8月,在石武高速鐵路施工大干之際,他一邊工作,一邊用隨身的小本畫工地速寫,工余時間就在宿舍畫工地情景,三個月下來,不僅收獲了石武大干的宣傳成果,也收獲了石武建設的大路美術成果,他創(chuàng)作的《石武高鐵賦》獲得當年《中國鐵道建筑報》年度優(yōu)秀美術作品獎。

2017年3月,在新疆G30國道工程開工之日,在零下十一度的環(huán)境中,他偶然發(fā)現(xiàn)項目測量人員在標頭插下竹竿后系下的紅繩,雖不顯眼,但在寒風中卻展示了另一種風貌,那是通往祖國西部大門的新起點,那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新路標,一個小小的標志,點燃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靈感,一幅《新路標》躍然紙上。

好幾次段緒江作為公司工作檢查組的成員到我們基層檢查指導工作,在空余時間他都會前往工地看一看,看看我們施工進度,走到某個位置他就會站著看幾眼,說:要是在各個角度把這個橋畫出來,搞點靈感,以形寫神,又是一幅好作品。雖然我不懂藝術,也不懂繪畫,但是能感覺到他對大路畫的熱愛,這是一種職業(yè)素質的體現(xiàn)吧。

幾十年的筑路生涯,從腳踏實地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中汲取營養(yǎng),歷練了他堅強的性格和豐富的人生閱歷。無論是在艱苦的施工環(huán)境下,還是在事業(yè)的不懈追求中,段緒江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繪筆,用對繪畫的摯愛,抒發(fā)對筑路人的赤誠之心和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他對繪畫的理解是客觀的,他的創(chuàng)作觀是從容的,平淡寫實,卻蘊含豐富,總是筆力千鈞,卻又流于自然,淡雅地體現(xiàn)在繪畫之中。

段緒江說,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在工作之余完成的,沒有專門的計劃和流程,看到了便畫、想到了便畫?吹揭蛔、一座橋,就畫幾筆放在那里,想起一條穿山隧道,就繪成一幅裝在腦海,過些日子再看,覺得還有意思,就留下。他的創(chuàng)作多是寫給自己看的,都是在上不為功名、下不為富貴,意興所至時偶然做成,試想他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何等的恬淡和愜意,這也許是我們這些不懂藝術的人體會不到的一種樸素和超脫吧。

作為筑路人,工地上的工程建設依然默默的在奮斗,不斷前行,為祖國的建設奉獻熱血汗水。當人們每每感受一條條鐵路、公路干線快捷的時候,他們也在感嘆江南江北工程之偉大、筑路人之辛苦,我們也欣慰地看到,還有不少人從不同角度,不同的藝術層面在謳歌建設、謳歌筑路人的生活。

我們生活在這個工程建設的世界,也許多年以后我們的工程建筑作品會被潮流和發(fā)展所替代,但是正是由于段緒江這樣的大路畫家,將我們的建筑作品用藝術形式展現(xiàn)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大路群體的文化生活,就像早已不復存在的阿房宮、銅雀臺等歷史建筑一樣,其文化的影響同樣被載入史冊。

大路建設如此,大路畫家亦然。

走小路,修大路,從鐵道兵崢嶸歲月開始,一個英雄的群體開啟了筑路者連接萬水千山的風雨兼程。

以寫實的手法、再現(xiàn)筑路風采,謳歌勞動之美,從改革開放的追風年代開始,一個藝術的群體開啟了描繪大路之美的萬般風情。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

鐵路資訊

鐵路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