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鐵路局專題 > 哈爾濱鐵路局

難以忘懷的老火車站

2015-10-14 11:36:16來源:收集整理

哈爾濱最著名的“老站”,直到今天還被后人津津樂道提起的老哈爾濱火車站,其實早已經消失了。所以,市民們的這種所謂的津津樂道,也是沒底氣的津津樂道,茫然的津津樂道。

哈爾濱火車站即哈爾濱老站(當?shù)厝朔Q它“老票房子”)建于1903年,1904年竣工,掐指一算已是一百多歲的年齡了。歐拉利婭·薩克里斯坦說:“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火車站純粹是運送旅客的地方。隨后,它逐漸變成了人們聚集的場所,甚至為人口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因為它把來自不同國家的人聯(lián)系在一起;疖囌具使城市結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在它百年誕辰的時候我想寫一篇文章紀念一下,終是因想法太復雜,加上斯者已逝,就算了。

哈爾濱“老票房子”是一座典型的俄國新藝術運動的產物,由俄國建筑師基特維奇設計。在這幢車站修建之前,作為臨時的票房子僅僅是一兩幢木板房,旅客大都是修建這條鐵路的工程技術人員、護路的軍人、工人和他們的家屬,不賣票,僅憑證件就可以上火車了。所謂的車站站臺,不過是胡亂鋪著木板和石頭的爛泥地,沒有廣播也沒有鐘敲,火車開車或靠站全憑兩手亂舞的站長吹哨子加嗓子喊。開車或到站也沒什么準點,一切都是“看情況”。老火車站建成后,它不僅是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正式門戶,也是俄羅斯新藝術運動建筑藝術在哈爾濱落腳的一個重要的標志和始發(fā)點。所以,盡管我們心存極復雜的想法,它仍然是一幢有著紀念碑意義的老建筑。

其實,這個“老票房子”并不是哈爾濱的第一座火車站,哈爾濱的第一座火車站應該是“松花江站”,這是一座臨時性質的貨運車站,位于緊貼著松花江邊的大堤上,這樣鋪設的目的很清楚,就是便于將從俄國水運而來的鐵路物資運到附近的鐵路車輛廠去。而1898年10月在香坊設立的“哈爾濱驛”則算是正式的最早的火車站,后來改為“香坊站”。香坊火車站不大,一溜乳黃色的平房而已(當然也挺漂亮的)。而之后才出現(xiàn)“哈爾濱站”,指的才是前面所說的那座美輪美奐的“老票房子”。

中東鐵路公司不僅在鐵路上有所作為,建了哈爾濱火車站,同時還開辦了哈巴羅夫斯克定期的航運船,說清楚些就是陸路、水路(包括后來的飛機場)都打通了。所以,列寧同志在《火星報》上發(fā)表了“中國的戰(zhàn)爭”一文,痛斥沙皇在中國的侵略暴行。

關于這一領域的論述,搞地方黨史的研究人員有大量的文章可供參閱。

那么,什么是俄羅斯新藝術運動的建筑藝術?不揣冒昧,我扼要地介紹一下,這樣我們在游覽城市、欣賞建筑和參觀老房子的時候,能更好地把握其藝術特點和文化風格。

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筑即摩登主義建筑,可能對于摩登主義建筑我們有些人還不一定特別清楚,但是,我們可以從一些論述中找到答案:

19世紀西方建筑界占主導地位的建筑潮流是,復古主義建筑和折中主義建筑。復古主義者認為,歷史上某幾個時期,如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建筑形式和風格,是不可超越的永恒的典范,誰要建造優(yōu)美的建筑就必須以那些歷史上的建筑為藍本,模擬仿效。折中主義者也認為建筑師的工作就是因襲已往的建筑模式,不同的是,他們認為不必拘泥于某一形式、某一風格,而可以把多種樣式、多種手法拼合在一座建筑上。在復古主義和折中主義建筑潮流影響下,建筑師對實用功能和結構技術不甚重視,在他們的心目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藝術高。這種建筑思想的主導方面是唯美主義,其大本營是巴黎高等藝術學院。因此,這樣的建筑潮流又被稱為學院派建筑。

但是,建筑領域中正在涌現(xiàn)新事物,社會生活要求建筑具有新功能,并且出現(xiàn)了新材料和新結構,這就同學院派建筑發(fā)生矛盾。例如,現(xiàn)代化銀行的功能要求有形式復雜的大小房間,如果把它們統(tǒng)統(tǒng)納入古希臘神廟式的建筑模式之中,在使用上是非常不便。而十幾層的鋼框架結構的商業(yè)辦公樓仍用中世紀羅曼式建筑的石砌外形也是削足適履,徒增造價。因循守舊就會遇到難以克服的矛盾。19世紀中葉,倫敦水晶宮的設計和建造就是例證。1850年為建造倫敦世界博覽會舉行了國際設計競賽,歐洲各國建筑師送去245個方案,沒有一個被采納,原因是博覽會建筑要求在一年內建成,要有寬敞明亮的內部空間,博覽會結束后又要能夠方便地拆遷。當時的建筑師們對此束手無策,后來采用的是一位熟悉用鐵和玻璃建造溫室的園藝師的新穎的建筑方案。用工廠生產的玻璃和鐵構件作建筑材料,利用預制裝配的施工方法,在很短時間內就建成光線充足的大型展覽建筑。這個事例表明保守的傳統(tǒng)的建筑觀念已不適應建筑發(fā)展的新形勢。建筑學到了需要改造和發(fā)展的時候了。

——這大抵就是摩登主義的意思。

再簡單地“消化”一下。摩登主義建筑的主要特征,簡言之就是建筑線條和建筑形式相對嚴格。

我感覺這類建筑特別愿意突現(xiàn)大玻璃窗。摩登主義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那個時代已經能夠大量生產鋼鐵和水泥,它們是摩登主義建筑的基本元素。只有基本元素具備了才能打造出摩登主義建筑。妙不可言的是,得天獨厚的哈爾濱正好處在森林資源豐富的黑龍江流域,建筑木材得來十分容易,同時又有大量的石料資源,石材的利用也十分便利,再加上哈爾濱水陸交通頗為通暢,這就給建造摩登主義建筑提供了豐厚的物質條件,使得當年在哈爾濱大搞摩登主義建筑的俄國建筑師們,既可以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建筑才能,也可以按照沙皇的野心以及他們個人的意愿,把哈爾濱建成東方的莫斯科。

老哈爾濱火車站就是在這樣的殖民立嘗理論背景和自然背景的“支持”下產生的。

建成后的老哈爾濱火車站,有些人則稱它是俄羅斯浪漫主義建筑。這座長長的、兩層的火車站,正面佇立著兩個立柱,作為它的主體建筑的大門,并被一個弧線的墻連接著。上方是一扇扇橢圓形的巨大的玻璃窗,下面是一進一出兩扇大門。這個建筑看似嚴格對稱,又不盡然,因為在它的西面另有一個小型的垛墻,感覺它像一頂波斯人或是哥薩克人的帽子,而東面卻沒有這么突出且與之相對稱的門垛,僅僅有兩扇相距不遠的大門,而這兩扇大門的造型也各有不同。拉開距離看,絲毫沒有不協(xié)調之感。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

鐵路資訊

鐵路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