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對于小站,我總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情結,這些年,我常常到一個個小站,對它注滿深情,這種情結,起緣于父親,加深在自己,越纏越緊,愈久愈親,個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那一年,我正好十七歲,深深明白父親肩上責任的沉重。于是我放棄了學業(yè)頂替父親工作,正式成了一名鐵路線路工,整天在大山深處與鋼軌、枕木、道釘?shù)染路設備打交道。生活的小舟在這一刻開始遠航……..
屈指算來,從1980年10月至今,我在鋼軌人生路上行走了快40個年頭。40年個春夏秋冬,我冒著烈日酷暑,迎著刺骨嚴寒,穿過瓢潑大雨,越過崎嶇山嶺,把自己的夢想作為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在鋼軌人生路上歷練的40年,我從一名線路工經歷了多崗位錘煉,走上了站段中層干部崗位。我迷戀上了新聞寫作,穿苗嶺、越侗鄉(xiāng)、到車間、走一線、宿小站,進工區(qū)、訪小站人。我把有限的休息時間用在了寫作上,謳歌山區(qū)鐵路小站平平凡凡的人和事,癡心不改。只是因為我喜歡以小站作為話題,用以紀念那些根植于小站,在艱苦環(huán)境中沐雨櫛風,,常年堅守,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生獻子孫,普通平凡卻心底無私的小站人,以及他們永遠質樸的品質和無私的精神。
怎么融入職工中間聽心聲、識真情?對我來說,先當聽眾,再當“說客”,不把自己當外人。每到一線,我就摒棄“做客”思想,做到“身入”“心入”相統(tǒng)一,與一線職工同吃、同注同勞動、同交流,贏得了職工的擁戴和好評。
在一個個的小站,我把新聞寫在大山里,鏡頭跟隨一線走,筆頭圍著小站人轉。每一次寫作,總有一種責任心的驅使。和小站人朝夕相處,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一種樂觀向上、勇于奉獻、熱愛生活的精神,感觸到的是他們對運輸安全的高度責任,是這個群體對山區(qū)鐵路最樸素的愛。他們,是感動山區(qū)鐵路、感動苗嶺侗鄉(xiāng)的小站人。
198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采寫到一篇小站職工被自己飼養(yǎng)一周的銀環(huán)蛇咬傷死亡的新聞稿,被當時的《成都鐵道報》采用。從此熱情澎湃,一發(fā)不可收拾。我的足跡遍布滬昆線貴州境內東段凱里工務段管內的山山水水。不懼烈日曬、寒風咬,專注報道小站人春運、暑運、防洪、防斷等季節(jié)性的感人故事,現(xiàn)場采訪“兵頭將尾”邰順軍、危石“克星”代利;寒冬臘月進班組、入看守點,報道小站人的堅守和無私奉獻精神。為了多寫稿,寫好稿,我常常坐在電腦桌上一干就是好幾個小時。
在同事眼里,我像火,全身心投入、付出,燃燒自己,照亮周圍;在小站人眼里,我像水,不避艱辛困苦,不怕回旋曲折。用鐵的信念、鐵的意志、鐵的作風,認真學習,悉心領悟,取長補短,寫作水平不斷提升。
謳歌小站人,是我對小站人的摯愛欽佩所付出的汗珠。夢的畫卷,總是在砥礪前行中鋪展,山區(qū)鐵路的安全,總是在小站人的堅守里成就。用奉獻定義人生,在舍小家中顧全大家,早就內化為小站人的一種精神氣質。當馳騁的火車載著旅客馳向幸福的港灣,也是小站人的幸福收獲。幸福的背后,是小站人擼起袖子干出來的,這群人或奔忙在股道內,或穿梭在大山中,或堅守在小站里……
我很清楚自己肩負的重任和使命,我知道,小站人護衛(wèi)的是祖國母親的交通命脈、經濟命脈,"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小站人肩負了這份神圣的使命,他們不遺余力地投入工作。風里來,雨里去,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天天如此。他們唯一愧對的是自己的親人,在親人和工作之間,他們毅然選擇了后者。不只是因為他們深深迷戀上了小站,更主要的是深知自己的使命,能為山區(qū)鐵路的安全暢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自豪。
在小站的每一個清晨,我被小站悠揚的汽笛聲喚醒,打開窗子,清新涼爽的空氣撲面而來,頓覺心曠神怡。這樣的早晨,沿著山區(qū)鐵路行走,放飛自己的心情。有陽光的天氣,太陽把我的身影一會兒拉長,一會兒縮短,印在枕木上,印在鋼軌上。單調的鋼軌和枕木一下子就生動起來,如鋼琴的琴鍵。我的影子就成了黑鍵,而腳呢,我肯定不會說像彈鋼琴的手一樣靈巧。一步一步,不停地向前走,踏實、堅定,綿綿不絕。面對如此大的琴鍵,曾經,我?guī)е鴵]之不去的寂寞,茫然若失的走在斷斷續(xù)續(xù)的枕木上.身后空無一切,包括背影,還有腳櫻 1993年夏天,我陪同貴州經濟報、貴州廣播電臺記者前往苗嶺深處的黨約隧道采訪6位看守工。我們走了一個小時的線路,來到危巖看守點上。通訊《六條漢子和一堆危巖》先后被貴州日報、羊城晚報、貴州廣播電臺等媒體采用。
不管何時何地,每當有人跟我聊起小站、小站人,我都會如數(shù)家珍,娓娓道來。好些干部職工坦言,我比他們更愛小站,更了解小站人。1994年5月,玉屏至大龍間發(fā)生山體坍塌中斷行車。我最先趕往現(xiàn)場,采訪干部職工抗洪搶險情況,F(xiàn)場溜坍面積很大,處處泥濘,他冒著大雨,扛著攝像機,爬上山頂,拍攝搶險畫面,忙碌10多個小時,又到參與搶險的解放軍光纜部隊駐地采訪,新聞稿《眾志成城保暢通》很快被貴州日報采用。
在單位,大家都稱我為“鐵記者”。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無論到車間還是進工區(qū),只要有時間,我都會積極投入采訪一線。筆耕歲月,熱汗?jié)查_新聞花,四大本采用稿件剪貼本,述說著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2013年,我撰寫的《小站人,扛起責任與大愛》獲貴州省第十一屆“新長征”職工文藝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類報告文學一等獎。
幾十年如一日,我堅持深入小站工區(qū),為職工保安全保暢通鼓勁加油。他喜歡同工區(qū)工長、職工交流想法,探討問題;貋砗螅芽吹降、聽到的一些橋段整理成新聞、通訊或散文、詩歌,無論多晚,都要有個結果。2005年11月,在小龍洞橋路工區(qū),我見到工長李復勝和幾名男女職工舍小家、顧大家,長年生活在這“兩山夾一谷”的偏僻小站里。于是,連夜采訪了這群人,傾聽這群人發(fā)自內心的獨白。當天晚上,他含淚寫成通訊《小站雕塑群》,很快被《西南鐵道報》采用。這篇報道在提煉主題思想、選材立意上他的確下了些工夫,單是標題就想了一個晚上,共寫了6個標題,反復比較后,才選定了這個標題。實踐證明,只有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深入到車間班組,和小站職工廣交朋友,才能了解到職工的真實思想和訴求,才能發(fā)現(xiàn)小站人崇高的品德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能捕捉到小站人在平凡工作生活中的“閃光點”,讓小站人成為文章的主角。只有字里行間散發(fā)著泥土芬芳的作品,才會受到廣大職工的歡迎和喜愛。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鐵路資訊
- 國鐵集團黨組領導同志到京張高鐵現(xiàn)場檢查07:46
- 這一年,你的家鄉(xiāng)有高鐵網在延伸07:46
- 雪地中奏響檢修“合奏曲”07:46
- 內陸無水港推動多式聯(lián)運發(fā)展07:45
- 周到服務解燃“煤”之急07:45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